攝影對你有多重要? by Raymond Kam

最近的一次DCFever達人分享文章 – 浮動的光影 – 水中人像拍攝 1  見到八百伴的留言,很想和大家分享。

***********

八百伴 @2013-10-08 06:06:34

最重要的是,想相片素質好又能有更佳操控性,租殼及潛水 gear 的價錢不便宜…
不過沒有它們的話又會令攝影過程因呼吸問題打擾多次,導致要捕捉到一張好作品所花力氣比有 gear 多太多…。
所以一定程度下,水底攝影有少少器材先決呢…單是傾泳池 sponsor 甚至借池場租………

***********

你好”八百伴”,多謝你的回應,相信你都有認真想過或計劃過水中攝影,又可能已經是很有經驗的高手,請多多指教!

對的,攝影器材、潛水器材、場地、人手…等等,這些都是水中攝影的難題。

那麼要看你怎樣對待這件事。如果在於興趣方面,一部小DC加潛水殼或是小型潛水相機(三防相機) 都不過是$2000-4000而已,絕對是近代攝影泛濫時代的優勢,回想到十多年前,絕對不能以平民價錢接觸水中攝影。

但如果是認真對待水中攝影,那麼就要付出認真的價錢和認真的時間,包括你所說的 租殼及潛水 gear 借池場租 等等。認真的對待是不會計較的,因為認真對待的事情,在生命中是有地位的,是願意花時間和精力的,是願意付出的。如像家人妻兒工作等等,你會願意付出,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在人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份量。

那麼接下來,就是要決定為了興趣還是認真對待的決擇了,是什麼目的和怎樣的推動力。

這個世界沒有免費午餐,我常常看到很多攝影人很想很容易便做到一幅驚世的作品,希望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變得很唯一,從而得到很多掌聲,這是不存在的,因為容易的事情就會有很多人去做,當一件事有很多人去做的時候又怎能變得”特別”和”唯一”呢?如一個濾鏡app能簡單以一個按鈕就做出不同的效果,每天有成千上萬的用家上載到互聯網上,這些效果就變得平凡,沉悶,就如Fever達人WL所說的簡單HDR並不吸引一樣。

記得二十年前當我開始接觸攝影時,覺得攝影師是一件很”型”很高尚的工作;專業、個性、藝術、能將平凡的變得很美,能將不可能的變得可能。當時的攝影師,有著比現在更崇高的地位。現在是影像泛濫的年代,全民攝影 (連我爸媽也每天拿起手機在拍),人人也可以是攝影師,婚禮上親友十多人拿著專業級相機和攝影師爭相搶位,人數和器材比聘請的攝影師要多要貴,攝影師不再”酷”不再”有型”了。香港是一個生活指數高的地方,人貴租貴,見到很多攝影師為了生計,只好面對現實,迫於放棄創作,放棄個性,相片風格都是依樣畫葫蘆,一成不變。拿了國際獎項的拍攝手法和風格更是必抄對象,似乎為了生存,很多攝影師都已經放棄了藝術,放棄了自我,影像全都是商業化的”複制品”。就如樂壇一樣,旋律曲詞千編一律,只是歌手不同而已。

那麼”個性 和 風格”從那裡來呢?再問就是”糧票”從那裡來呢?如何平衡?還是藝術家就會貧窮?

其實成功的例子倒是很多的,成功平衡兩者的攝影師我也認識不少,他們都是喜歡攝影,喜歡生活,懂得愛的真正人類。我個人認為,只有懂得生活,懂得愛的人才能發揮,因為藝術和創作都是原於生活、是源源不絕的能量,只有真正認識自己才能發揮個性,擁有自我風格,從而創新,當然還須要堅持和努力啦!

一直以來,攝影的路並沒簡單過,只是入門門檻低了,能享受攝影的人多了 (本人非常喜歡看到有更多人可以享受攝影的樂趣) 。如果要成為成功的攝影師,付出的努力從來沒有因為先進科技而減少,反而增加了。我聽過有些新晉攝影師入行是為了不想打工,工作時數少,自由…等等。不過要成為一位成功的攝影師,每天、每週、每月的工作時數比打工還要多…拍攝前後的準備工作、執相、市場推廣、網上宣傳…等等,絕對是很忙的工作量。

我們還是回到那個問題上,攝影是為了什麼?對你有多重要?小弟認為,”愛”便會付出,付出後才”可能”或”有機會”有收獲。我愛攝影,你們呢?讓大家一齊加油吧!

Nikon D800  f/5  1/250 ISO100 / Model: Jessie L.

發佈留言